在果园以1.5元/斤的价格收购的苹果,在超市可能会卖到4.5元/斤,许多人会觉得:这超市也赚得太多了吧?不过,当看到从超市倾倒出的一箱箱腐烂的水果时,你可能已经明白为什么收购价和售出价的差距如此大的原因了。
据统计,在我国,水果、蔬菜等没有加工环节的冷链体系尚未健全,在采摘、物流、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至30%,而冷链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我国每年在果蔬上的经济损失就达数百亿元。
冷链体系是指易腐食品在各个环节过程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状态,保证物品质量、减少物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确保食品的卫生与安全的重要步骤之一。相对而言,物流环节是冷链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该环节的食品损失率达到20%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也造成了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因为一些容易腐坏食品的售价中70%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货物损坏的支出。
在最近举行的一场食品安全与冷链技术研讨会上,来自丹佛斯公司的主讲人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家中等大小的超市10年的运营时间来统计费用:其初期投资只占10%运营成本占到90%,每年用于单店能耗、食品损失和维护的费用,约计人民币130万元以上。
而储藏环节如物流配送中心和零售环节如连锁超市是冷藏链节能降耗控制中最受关注的两个环节,因为系统的能耗水平直接影响到其运营成本和营利能力。据丹佛斯(中国)负责人介绍,通过安装集中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对制冷、空调和照明系统进行集中控制,节能潜力可以达到22%—35%。但目前国内内资大型超市连锁店将近7000家,其中只有不到5%安装了该控制系统。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居民的饮食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据统计,城镇居民易腐食品的消费占其总消费的51%,年易腐类食品消费量约2.4亿吨。不仅如此,居民对于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国家也十分关注冷藏链系统的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而更多关于食品安全的标准正在制订和完善。如《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速冻面米食品行业标准》等都对冷藏温度作出了明确规定。
今年8月23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在讲话中说,要针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做好农产品、加工食品、流通领域食品、餐饮消费、药品、猪肉、进出口产品和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等8个方面专项整治。要通过整治,建立两个链条、一个体系和一个网络,即:建立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
在我国,虽然以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和大型快餐连锁企业以及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但更多的易腐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却还远未认识到冷链工业为企业所带来的益处。食品冷链工业仍然是一片待发掘的“冻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