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日起,《食品安全法》正式开始实施。这部在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法律明确规定,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除非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布的可药食同源的原料。尚未平息的王老吉“夏枯草”风波再次引发了业内外的热议,清心堂等一批凉茶企业纷纷调整配方弃用夏枯草。专家强调,饮用凉茶应适度,生产企业有告知义务。
名词解释
夏枯草是何物
据中药典籍记载,夏枯草主要功用是清肝火、散郁结,从来没有哪本医书将之描述成有毒物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夏枯草主要含有夏枯草甙、齐墩果酸、熊果酸、鞣质、芸香甙、水溶性无机盐、苦味质、生物碱以及挥发性油等成分,这些都是无毒物质。所以,摄入少量夏枯草成分,不会给身体造成任何影响。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里有这样的说明:久服夏枯草,其皂苷成分对胃有刺激性;可引起皮肤麻疹、丘疹或红斑、全身瘙痒、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晕、目眩、腹痛、腹泻、心悸等。
事件回放
夏枯草让凉茶业身陷“添加门”
在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半个月前这一敏感时刻,王老吉因夏枯草等中草药不在药食同源的名单中而掀起轩然大波。作为广东凉茶的一种重要原料,夏枯草被很多凉茶生产企业运用到配方中,这意味着王老吉的尴尬同样会降临到他们身上。信息时报记者从多家凉茶企业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行业协会均没有就食品安全法关于药食同源物质的名单及夏枯草等原料作进一步的说明。
早在2005年和2007年,职业打假人刘殿林和法律工作者况力彬曾先后状告过王老吉,认为王老吉凉茶中含有不允许添加的中药成分夏枯草。按我国卫生食品法规定,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除外。刘殿林和况力彬均认为,王老吉凉茶只是普通食品饮料,但其成分夏枯草并不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之列。
王老吉方面在答辩状中称,该饮料是经国家有关食品卫生部门批准生产销售并经消费者认可的产品,且夏枯草不属于《食品卫生法》明令禁止添加药物范围。在2005年卫生部《关于王老吉凉茶有关问题的批复》中,同意《关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关问题的请示》,其内容为“在食品卫生法生效以前,传统上把药物作为添加成分加入,不宣传疗效并有30年以上连续生产历史的定型包装食品品种,可以经售。”
王老吉相关人士也强调,在我国的岭南、港澳等地的居民膳食习惯中,夏枯草长期以来都被用作凉茶或者煲汤,几乎所有的凉茶饮料中均有夏枯草;广东省在2004年已经将夏枯草作为药食同源类食品上报卫生部。但至今夏枯草仍然未被正式列入药食同源名单内。
企业动向
按食安法调整配方
邓老、白云山等一批凉茶企业在产品研发之初,就留意到配方中的所有成分应在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的原料范畴内,因此没有将夏枯草作为原料使用而规避了这个风险。记者了解到,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之际,一些凉茶企业调整配方以规避夏枯草引发的尴尬局面。清心堂凉茶连锁总经理胡彦明告诉记者,从5月份开始,清心堂开始调整了其罐装凉茶的配方,将目前争议众多的夏枯草在原料中去掉,“调整配方后的罐装还是属于饮料,口感和效果相差不大。”
不过胡彦明也坦诚,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细则解释像夏枯草这样一些非药食同源的但沿用了几十年的原料是否能继续用到食品中去,但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和可药食同源的物质目录中并无增加新品,也没有对夏枯草等在凉茶中运用多年的原料加以说明。
有资深的分析人士指出,罐装凉茶走饮料路线,因此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改变了配方,不添加夏枯草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凉茶铺走的是“功效”路线,如果按照标准执行,不能添加国家目录上没有的可药食同源的原料,凉茶铺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功能诉求。
业界焦点
夏枯草未来身份不明朗
另据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凉茶业观察人士称,凉茶行业究竟是用行业标准来规范其发展还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多方各执一词。
胡彦明表示,鉴于目前国家难以界定夏枯草究竟是药品还是可药食同源,企业最希望的就是短期内国家先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凉茶的保护,从长远来看,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业标准,利于企业的规范发展。
另一在研发之初就预计了今天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将夏枯草、鸡蛋花、布渣叶、仙草这四种不属于药食同源名单中的原料加入配方的凉茶企业老总表示,夏枯草现象是值得整个行业深思的,目前很难预测夏枯草等这几味中药未来什么时候可以列入药食同源名单,“毕竟它有一定毒性。”他指出,虽然王老吉使用夏枯草在卫生部已有备案,但这并不能说明就可以一直放心地使用,目前因为小标准与大法规的碰撞,形势是非常矛盾的,所以夏枯草的未来身份并不明朗。
专家观点
凉茶不是饮料 不宜长期服用
一些中医专家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凉茶不是饮料,是针对特殊人群的、介乎于药和食品之间的食疗的一部分。并非老少皆宜,而“是药三分毒”,因此也不宜长期服用。
广东省中医院丁邦晗副教授表示,从中医角度来讲,夏枯草是具有一点点毒性,服用它要限定人群,在产品包装上应注明适用哪些人群,哪些人群不适宜饮用,“即使被列入了药食同源的名单,生产企业也有告知的义务。”对于已沿用了50年以上这种说法,他指出,即使是食品,也要对成份做研究,并不能绝对地说用了100多年是好东西,科学的东西不能简单地看,如果没有做过毒理的研究就很难说。
广东省另一著名中医学家也指出,中国医学博大精深,远远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就是一个普通的“上火”,也分几种类型,有实火型、虚火型,同时兼有虚实夹杂、火中带湿等,而不同的人,体质也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如果食不对症,即便是无毒的药材,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像王老吉这类含有夏枯草的凉茶饮料,根据体质,实火、青壮年比较适合饮用,但虚火、肠胃带湿滞过重的人就不适宜饮用。该中医学家认为,王老吉包装上最好能有推荐食用人群与食用量,而不能一味强调“老少皆宜”,一般来说该类饮品的适合人群是实火型、体质壮实的人,但饮用也不能过量。
据了解,广东常用的凉茶如王老吉、夏桑菊、五花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口苦等症,在非常湿热的季节里服用,能起防病作用。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舌红苔黄腻者,不妨经常服用。“但凉茶毕竟是药,要注意因人制宜,不能滥服,更不能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比如有的儿童易感冒咳喘,一个月甚至发病3~4次,其中不少病例是由于婴幼儿期间过量服用药性苦寒之凉茶损伤脾肺之气所致。”
相关报道
亚运饮料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法规
5月31日起,涉及广州凉茶等植物饮料在内的新标准广州《植物饮料卫生要求》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部门透露,该标准在亚运会及残运会后,将继续沿用。
据悉,此次新标准明确规定,植物饮料包括食用菌饮料、藻类饮料、可可饮料、谷物饮料和其它植物饮料等五类,植物饮料中就包括了凉茶、菊花茶、冬瓜茶等。新标准中明确规定,植物饮料的所有原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要求,不得使用或添加非食品用原料。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所有规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