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高档酱油”靠“添”要高价
我们每天做菜都离不开酱油,过去,家家用的都是从粮油店里买的1元一袋的酱油。酱油只有一种,炒菜也放,拌凉菜也放,吃饺子也放。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酱油的种类多了起来,还分起了功能。那么,该如何区别这些打着不同“招牌”的酱油,选到适合自己用的酱油呢?
主打“功能牌”
种类五花八门
记者走访了哈市部分商场超市发现,市场上的酱油种类繁多,从1.50元的袋装到十几元的瓶装。酱油从功能上细分的品种更是琳琅满目。在哈市南岗区某超市,仅酱油一种调味品就占据了超市的一整节柜台,有海鲜酱油、红烧酱油、凉拌酱油、饺子酱油、浓汁酱油、头鲜酱油、火锅酱油、蒸鱼酱油、汤酱油、天然加铁红醇酱油、宴会酱油、有机酱油、鲜味生抽、珍鲜生抽、野生菌生抽、黄豆老抽等20余种。
一对来购买酱油的老夫妻在柜台前徘徊了10余分钟,但是还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该买哪种好。最后,在老伴儿的催促下,老大娘随手拿起了一瓶酱油放在购物车内,嘴里还嘟囔着:“随便选一瓶吧,也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不同。”和这对老夫妻相同的市民还有很多,面对琳琅满目的功能酱油,市民们一头雾水。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厨房一共摆放了三四种酱油,做红烧肉的时候放红烧酱油,做凉拌菜的时候放凉拌酱油,但是具体这些酱油有什么区别,她也不知道。
价格参差不齐加“料”就敢卖高价
除了种类琳琅满目外,酱油价格也参差不齐。拿瓶装酱油为例,记者看到超市柜台上有一种700毫升桶装黄豆酱油价格为1.80元,平均每升2.57元;而另一种瓶装160毫升的有机酱油价格为8.48元,平均每升53元。两者相差了20倍,这相差的20倍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在道里区某仓买店,记者随手拿起了一瓶某品牌容量为500毫升的老抽酱油,市场售价为4.50元。而该品牌同样容量的海鲜酱油,市场售价为7.50元。为了弄清楚两者的不同,记者对比了一下两者的成分,老抽酱油的成分有水、黄豆、小麦粉、食用盐、白砂糖,而海鲜酱油的成分只多了干贝。附近小区的居民赵女士纳闷地说:“就多了一样干贝,一瓶酱油就贵了3元,难道说这海鲜酱油里放了3元的干贝吗?”“酱油这些调味品是吃到嘴里的东西,我们都想买放心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可让我们纳闷的是,那些价格高的酱油真的值吗?”赵女士问。
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瓶普通酱油的价格为2.00元,在市场上的价格为3.00元,厂家和经销商有1.00的利润。在添加了一些高档配料后,配料的成本不会太高,但由于有了所谓的高级配料“噱头”后,市场上的价格就可以大幅提升,厂家和经销商的利润自然也高了很多。这么一算,许多厂家宁可放弃低档品种而去激烈角逐于高档酱油市场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瓶酱油里最多有8种添加剂
你吃的酱油里都有啥?面对记者的询问,大部分市民都摇了摇头。记者在酱油商标上看到,除了水、黄豆、小麦粉(或面粉或麦麸)、白砂糖、食用盐,大部分酱油里还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安赛蜜、谷氨酸钠、尼泊金脂、焦糖色、呈味核苷酸、肌苷酸二钠等一些以化学名称出现的食品添加剂。
为此,记者询问了相关人士得知,“苯甲酸钠”、“尼泊金脂”或“山梨酸钾”是防腐剂,“焦糖色”是一种色素,“谷氨酸钠”是增味剂,“呈味核苷酸二钠”是增鲜剂、“安赛蜜”是甜味剂……
记者随机采访了七八顾客,所有市民都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当听说“苯甲酸钠”是防腐剂时,几名市民目瞪口呆。今年52岁的杨女士说:“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就图个身体健康,调味品是入口的,我希望买到不含添加剂或者添加剂少一些的东西。酱油上面的成分说得是很详细,但是我都看不懂。商家可以加入食品添加剂,可总得给我们消费者选择的权利,让我们知道酱油里面到底都有哪些添加剂,加了多少,都是什么用途吧?”
功能酱油多是噱头
哈尔滨正阳河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营销公司的副总经理徐志国告诉记者,从工艺上,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天然发酵制成的;“配制”酱油,是用50%以上的酿造酱油经添加水解植物蛋白液制成。酿制酱油又可分为生抽和老抽,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经过特别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酿制酱油在过滤过程通常要经过三次过滤,第一次过滤出来的酱油是一级,第二次过滤出来的酱油是二级,第三次过滤出来的酱油是三级,等级越小,酱油质量越好。在南方,人们叫一级生抽酱油就叫做头抽,二级生抽酱油叫做二抽。从营养成分上看,酱油里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就越好。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每100毫升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
针对酱油产品纷纷打出“功能牌”,徐志国称,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调味品细化成了必然的趋势。比方说,凉拌酱油对微生物的指标要求比烹调酱油严格,用于佐餐凉拌的酱油每毫升检出的菌落总数不能大于3万个,而对烹调炒菜所用的酱油的菌落总数是没有强制性标准要求。因此,市民们做凉拌菜时常选择凉拌酱油。但是,部分厂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产品功能和概念上进行“包装”。在酱油里添加了一些所谓的“高级”材料或增鲜剂,价格就提高了好几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出现的调味品种类也丰富了起来。比较过去只能在粮油店里、毛驴拉的小车上买到1元一袋的酱油、醋,现在市民的选择可太多了。
酱油就能分为20多种,有海鲜生抽、红烧酱油、凉拌酱油、饺子酱油、草菇老抽等;醋分为陈醋、香醋、麸醋、米醋等;连盐和味素也都推出了不少新种类。不仅如此,同类调味品的不同品种价格也相差甚远,一些号称“高档”的调味品的价格往往比普通的同类产品贵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些“高档调味品”都有些什么成分?真具备各种“保健功能”吗?为什么价格差距如此之大?
为此,市场版将连续推出“揭秘调味品”专栏,请专家和业内人士帮我们分析这些调味品精美的包装里装的到底是什么“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