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日于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上,不少奶业专家认为,奶源是中国乳业的“根源”问题。奶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的深层原因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和奶源管理方式较为落后。应尽快改变国内以散养为主导的养殖模式,“只有优质生乳才能生产优质乳品”。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饲养20头以上奶牛的养殖场和养殖户的奶牛存栏数在全国奶牛存栏总数中的占比仅为30%左右。散养模式依然在国内奶牛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上海市奶业行业协会负责人、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说,应尽快转变奶牛养殖业的增长方式,在规模化的基础上推行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奶牛养殖业的质量和效益。健康发展的奶业应该是让奶农、乳品厂商和消费者三方面都得利。
“中国牛奶市场的最大问题其实在奶源上,只有优质的生乳才能加工出优质的乳品。”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升说。
据牧业专家介绍,通常而言,在各奶源模式中,规模牧场的奶源质量占优,散奶的质量最难保证。奶源基地是乳品加工的“第一车间”,只有实行标准化生产,才能保证各个环节操作到位、监管到位,进而保障原料奶的质量安全。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说,奶源这个“根源”问题的结构调整已在国内各地不断推进。上海的奶牛养殖已全部实现了规模化,是全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全市共有123个奶牛场,规模均在百头以上。国内主要乳业企业之一的光明乳业早在2003年就开始在上海地区拒收散户生奶,取消收奶站,全部采用机械化挤奶和就地冷却系统,牛奶质量明显提高。
奶业专家说,随着今后资源成本及人力成本的上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将是一个大趋势,业内将更多地关注奶牛个体单产的提高及奶源的质量安全保障。专家们建议从种群质量、合理化饲喂、改善奶牛舒适度、提升生产监管水平等多方面着手推进。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成年奶牛的平均年单产仅为3500公斤左右,单产水平较高的上海也不过7200公斤左右,而美国、以色列等国家成年奶牛的平均单产高达8400公斤左右。光明乳业此次宣布,在其旗下的一些高级牧场里,已形成了年单产高达8500公斤以上的优质奶牛群,下一步的目标是突破年单产1万公斤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