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日本主妇的饺子焦虑症:中国政府承诺让我们放心

时间:2008-03-12 09:53来源:* 浏览次数:
2月2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到访西日本地区最大的华侨聚居地神户,视察了神户中华街南京町。崔天凯大使随后来到中华街上的老字号东荣酒家,和神户华侨总会会长鲍悦初、株式会社东荣商行代表王锐辉等当地华侨代表一边吃饺子一边交谈,了解饺子事件的各种负面影响。 不
电子杂志      2月2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崔天凯到访西日本地区最大的华侨聚居地神户,视察了神户中华街南京町。崔天凯大使随后来到中华街上的老字号东荣酒家,和神户华侨总会会长鲍悦初、株式会社东荣商行代表王锐辉等当地华侨代表一边吃饺子一边交谈,了解饺子事件的各种负面影响。

  “不敢买中国食品。尽管买高价的国产食品增加生活成本,但没办法,我们确实担心啊!”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一娜发自东京60岁的浅见庆子重拾对中国食品的信心,全因中国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3月5日,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一定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让出口产品享有良好信誉。”

  消息很快传到日本。次日一大早,正在晨练的这位东京家庭主妇笑着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其实我们一直在等待这句承诺。‘饺子事件’不管问题出在哪一方,中国政府能做出这样的表态,是很负责任和值得信赖的。从今天起,再去超市碰到中国食品也不会有畏惧感了。”

  而几天前,提起中国食品,浅见还异常恐慌。

    主流报纸种下不安

    浅见对中国食品的不安,始于1月30日。

    当天,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兵库县和千叶县的3个家庭、共计10名消费者,在购买并食用了河北天洋食品厂生产的饺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正在入院治疗。

    听到这一消息,浅见震惊不已。此前,她还未从本国食品安全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日本一些老字号食品企业如“赤福”、“白色恋人”等接连爆发造假丑闻。浅见记得,那段日子,只要一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某个企业老总低头道歉的画面。

    就在日本食品企业频遭怀疑时,“饺子事件”的披露无疑给这些企业和福田内阁一点喘息的机会。一时间,所有注意力齐刷刷转向中国食品。日本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媒体们也摩拳擦掌准备大打中国食品安全报道战役。

    “毒饺密封状态下进店,杀虫剂混入难道在入港前?”2月4日,《读卖新闻》的文章标题颇为耸人听闻。第二天,这家日本第一大报又引用日本警方的话——“(杀虫剂)在中国混入是当然的”为标题发表文章。而这些报道比2月21日日本警方首次发表“甲胺磷在日本混入可能性极低”的结论早了两周多。

    回忆起当时看完报道后的感受,浅见说,她的第一感觉就是“在日本的可能性极低,不就是说在中国混入的可能性很高吗?还是少买中国食品的好。”

    想法很快付诸于实践。一直喜欢中国食品的浅见夫妇去超市购物总要犹豫再三。“以前经常买中国大葱、蘑菇和干笋等,但在‘饺子事件’调查结果没出来之前,还是先不买了。”浅见一家唯一没放弃的是中国大蒜,因为“可能受到农药影响较小,以前从来没吃出过毛病,味道又好。”

    然而,浅见的支持未能扭转中国大蒜销量下降、价格一落千丈的局面。记者到东京的一些超市采访发现,中国大蒜一袋装5个,88日元(约合人民币5.5元),平均一个才1.1元,而日本青森县产的大蒜虽标着“超特价”,一个售价竟高达198日元,但货架上的中国大蒜还是卖得不如日本的好。“我们不敢买中国食品,只能买高价的国产食品。尽管增加了生活成本,但没办法,我们确实担心啊。”正在超市购物的沼纯子向记者诉说着苦恼。

    右翼杂志扩大恐慌

    沼纯子不知道的是,她的痛苦正在成为日本媒体的快乐。紧随主流媒体之后,众多右翼杂志也开始肆意炒作起来,这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食品在日本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周刊新潮》,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右翼杂志之一。它早在2月6日就推出了2月14日的新刊预告——“毒饺子综合症发展为日中战争”、“使用有机磷农药是对日恐怖主义”等标题,火药味十足。同日,《周刊文春》的广告标题也是耸人听闻,比如“从危险的中国食品中保护自己的七大法则”等。

    这些杂志的新刊预告广告,往往出现在日本主流报纸上,字体粗大的广告标题让浅见不注意都难。“我和丈夫不同,他主要看文字报道,我都是一翻而过,那些杂志的广告标题的确很吸引我,几乎每次必看。”更令浅见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广告还寄生在电车广告栏内。“只要一踏入车厢,这些杂志的大标题就主动跳入视线。即使不买这些杂志,只看了标题,对中国食品的印象就肯定不会变好。”

    尽管浅见心里清楚,这些杂志这么做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刺激销售量。“不刺激的标题,根本卖不出去。”但她还是作出了暂缓购买中国食品的决定。是的,谎言说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随着日媒炒作的不断升级,许多日本民众也无不谈中国食品色变。

    超市里中国冷冻食品、蔬菜柜台前,鲜有顾客问津。日本进口商看到销售情况不妙,也开始减少进口量,并甩卖现有的中国食品。中国蔬菜大有被挡在日本超市外的趋势。一个数字足以证明——据3月6日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显示,2月第一周到第三周,从中国进口的鲜蔬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四成。

    日本警方延续质疑

    击碎流言最好的武器,就是尽快公布事实真相。

    2月20日下午,中国公安部派出高规格的警方代表团赴日,与日本警方协作,交流信息。5天后,日本警察厅次官安藤隆春一行来华与中国公安部展开“互换消息会议”。

    2月28日,中方公布了调查结果,“甲胺磷可以渗透进封闭完好的塑料饺子袋”,“中国警方认为这一事件不是因农药残留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而是人为的个案,而且在中国境内投毒的可能性极小”。而此前,日本警方则认为,“甲胺磷无法从外部渗入封闭完好的塑料饺子袋、投毒发生在日本境内的可能性很低”。

    调查结果的截然相反立刻引发日方不满。次日,日本主流媒体引用日本警方原话,对中方调查结果进行“猛攻”:“一位曾参与过中日双边会谈的日本官员言辞激烈地说,‘我们感觉被中方出卖了’,并希望中方尽快提供试验的相关科研数据”。

    “我们都不知道听谁的了!”浅见一脸疑惑,“在没有明确最后原因前,双方最好都不要否定己方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否则只能是平行线,没有结果。”

    对于日本警方和一部分媒体否认“日方投毒说”,浅见持有不同意见。“其实想把药品运到日本国内并投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而且国内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一些漏洞,食品安全事件不断。”的确,今年2月到3月间,日本就发生多起食物藏针事件。在记者对普通民众的采访中,和浅见一样质疑日本警方“饺子事件”调查结论的不在少数。

    重拾信心依赖真相

    当然,日本媒体中也不乏许多理性的声音。

    2月29日,《朝日新闻》将中日双方对此次“饺子事件”的不同意见列成图表,并在报道中详细对比了中日试验的差异。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甲胺磷是否可以通过外包装渗入,二是禁止在日本市场流通的甲胺磷是否有可能从国外非法入境。目前,中方也已经同意向日方提供相关试验资料。

    苦苦熬过了一个多月,浅见也盼望能早日放心地把中国食品端上餐桌。“等真相查明后,饺子等冷冻食品,我们也会放心吃的。毕竟,我们家的餐桌已经离不开中国食品了。”浅见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6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