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3M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新闻中心 > 法规标准 >

打消转基因食品消费疑虑重在管理透明化

时间:2011-12-23 09:11来源: 浏览次数: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一直存有争议。虽然国内尚未允许种植转基因农作物,但是并不禁止进口转基因食品,特别是在转基因大豆方面。农业部于2002年颁布的《第一批实施标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公示了包括转基因大豆在内的五类17种农产品。然
杂志专区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一直存有争议。虽然国内尚未允许种植转基因农作物,但是并不禁止进口转基因食品,特别是在转基因大豆方面。农业部于2002年颁布的《第一批实施标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公示了包括转基因大豆在内的五类17种农产品。然而,农业部的《目录》并没有打消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疑虑。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持续不断,借助“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这一噱头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战争也屡见不鲜。

    近日,有网络传言指“金龙鱼非法使用转基因大豆”的事件再度将金龙鱼公司推上风口浪尖。12月22日,金龙鱼东家益海嘉里对此发出声明,回应表示该说法严重失实,又称其食用油是安全的。声明指称,按国务院规定,农业转基因安全评价和批准由农业部全权负责。金龙鱼食用油所使用的每批次转基因大豆原料都在农业部申报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批准文件。

    金龙鱼公司的这番声明,明确地告诉了消费者,金龙鱼食用油使用的原料确实是转基因大豆,并且是得到农业部合法批准的转基因大豆。因此,从今往后消费者不必再为金龙鱼公司使用的是不是“转基因大豆”而费神了;消费者应将心思更多的放在了解“转基因食品”到底是什么?其对人身健康是否有影响?在众说纷纭的转基因食品中,哪一个说法是最科学的?

    目前在对待转基因食品问题上,官方与民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企业与个人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根据近期农业部推出的名为《转基因明白纸》的转基因科普宣传资料介绍,通过安全评价并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其中提到,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品种种植和使用国,一半以上用于国内消费;日本连续多年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油进口国、第三大大豆进口国,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品种。

    不过,民间对此非议较大。在网络上,一篇名为《进口转基因大豆无异于进口鸦片》的博客被广泛传播。其文中描述到,美国大豆是转基因豆,这种豆美国人自己不吃,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不吃这种豆油,因为这种转基因食品吃下去对人有什么危害,现在还不是完全十分清楚。但根据一些线索分析,近年来世界流行的各种怪病,很可能与转基因食品有关,我国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很有可能相当于第二次进口“鸦片”。而且危害还有可能超过“鸦片”,因为“鸦片”你可以拒绝吸食,但转基因大豆油太多了,你在家不吃,去食堂、餐馆吃饭,就不可避免地吃转基因大豆油。

    近些年的科学研究也并未给予转基因食品完全“安全”的评价,反而是总结出来几点明显的缺陷。一,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二,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和内部系统;三,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会影响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抗性;四,转基因大豆及产品可能引起跨物种感染,使人类感染动物的疾病,带来严重灾难;五,转基因大豆中存在未知DNA,可能带来新的不安全。

    正是基于这些不安全的因素,是否要使用转基因食品一直困扰着消费者。同时,由于官方和民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转基因食品”也成为同类商家进行市场销售额竞争的炒作噱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也源于“金龙鱼公司”。

    2010年9月15日,其时在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公司项目担任策略总监的郭成林通过办公电脑在网络发表了《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鳄鱼》一文,声称“金龙鱼调和油70%的基油都是转基因化学浸出油”,“吃了它使你不能生育后代,它能让我们的后代断子绝孙的”。

    这激怒了金龙鱼的生产方—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海油脂公司”),他们向深圳警方报案,声称其声誉因此受损,并导致巨额经济损失。2011年7月14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郭成林的行为已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期为2010年10月23日起执行至2011年10月22日止),并处罚金1万元。

    郭成林是内地首个因评论转基因食品获罪者。而据当时媒体报道,其事件另有内幕,即金龙鱼公司与鲁花集团相互诽谤。2010年8月,郭成林任职的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一份180万元的《营销策略咨询协议》。其《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鳄鱼》一文不排除是为了该份协议而为,当然亦不排除其个人对转基因食品的主观看法。

    其实,无论是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主观臆断,还是商家为了争夺市场而拿“转基因食品”作为彼此攻击的利器,归根结底一方面是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未得到权威的确认,尚未得到大众的认同;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管理上非常欠缺。

    当前,在我国转基因标识管理的范围窄,没有制定标明进口转基因食品成分含量的标准,也没有转基因食品清单。部分借助转基因原材料来降低成本的商家,借助此漏洞将本应标明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商品不标识,而竞争对手在知悉情况后,难免会就此炒作,过份夸大转基因食品的危害,从而加深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要想杜绝这种混乱,避免商家借助“转基因食品”来相互攻击扰乱市场秩序,相关部门除了出版《转基因明白纸》一类的科普资料外,更应该加紧完善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管理规范,该标明标识的要标明相应的标识,该说明危害的要在产品介绍中讲明因果。此外,也应集中一切力量提升我国的转基因农产品检验检测水平,加强对转基因农产品的毒性、抗药性、有益成分破坏等方面的检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令消费者买的明白,吃的放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视频中心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2年11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2-09
2012-08
2012-07
更多>>
  行业展会
仪器设备展
 友情链接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