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三个月前开始的“国酒茅台”商标公示期即将截止,茅台能否拿到“国酒”商标,已进入倒计时的关键阶段。白酒业界相关人士认为,在大限之日前夕质量问题被重新翻出,加之来自众多行业企业的异议和“财务门”等多重阻力,让茅台坐拥“国酒”这一商标的梦想蒙上更深的阴影。
茅台强硬回应“质量门”
近日,南京市工商局发布检测报告,称茅台集团2007年2月13日生产的750ml茅台高级干红葡萄酒,在个别产品商标标注中,存在中英文不对应及二氧化硫的标注不规范等问题。对此,茅台辩称,这两个问题均是在相关标准执行时间前发生,因此不存在违规。
对于另外两次抽检“总酯不达标”的问题,茅台在声明中强调,总酯降低是低度酒业界公认的难题。2008年和2009年深圳有关部门分别在抽检中发现茅乡特制酒和喜相逢·茅台迎宾酒两款产品总酯不合格。对此,茅台方面的解释称,这两款酒均为低度酒。“经销商向深圳有关部门提供的送检样品属于超过六年前的旧样品,所抽检的产品出厂时间较长,在商场存放时间较长,发生了动态转换过程,也就是化学中俗称的‘水解’。而水解导致了总酯逐渐降低,这和该产品生产质量本身没有关系。”并表示两款产品均已下架停产。
茅台低息存款又陷“财务门”
刚陷入质量风波,茅台因近200亿元的低息存款陷入“财务门”,涉嫌与银行间进行利益输送。曾有记者粗略计算,若以现金流量表为准,在2007-2011年间,茅台在存款利息上已经损失了11.92亿元。
据媒体报道,茅台2007年-2011年的银行存款分别为47.20亿元、80.91亿元、97.40亿元、128.84亿元、182.52亿元,到2012年中,这一数据已经达到209.79亿元,占贵州茅台397.11亿元总资产的52.93%,但让人惊讶的是,在此期间,其利息收入仅有0.53亿元、1.02亿元、1.34亿元、1.34亿元和1.66亿元,银行存款资金收益率分别仅为1.12%、1.26%、1.38%、1.04%和0.91%;而在合并报表中,贵州茅台2010年和2011年的利息收入也分别只有1.76亿元和3.52亿元,银行存款资金收益率也分别只有1.37%和1.93%,远不及去年3.25%的1年期定存利率。
根据央行资料显示,2007年-2011年,1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2.52%、4.14%、2.25%、2.25%和3.25%,若以此计算,利息收入应有1.19亿元、3.35亿元、2.19亿元、2.9亿元和5.93亿元,合共15.56亿元,但实际上,贵州茅台在这期间的利息收入只有4.55亿元,相当于少赚了11.01亿元。
茅台申“国标”各大酒企深存异议
白酒江湖利益纠葛频频上演,“质量门”与“财务门”,加之各大酒企纷纷上演的各式抗议,似乎都绕不过“茅台申请国酒商标”这一主题。
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为首的川酒军团紧急开会商讨对策,随后,五粮液、剑南春、水井坊、郎酒、沱牌等5家四川酒企联合向国家商标局递交异议报告,反对“国酒茅台”商标注册。
汾酒递交了商标异议申请书、河南杜康发布“十问檄文”和多位律师预集体递交异议申请等来自业内多方的声讨之声源源不断,茅台因此成为了众矢之的。
(责任编辑: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