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3M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评“专家称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仍需研究”

时间:2011-08-23 17:27来源: 浏览次数:
方舟子按:和10年前的核酸营养品事件一样,中国又出来这种不学无术信口开河欺骗公众的生物化学家。请问张惠展专家,转基因食品如何能在体内累积什么毒素?植物体内产生了什么中间化合物,能被吸收到人体内被酶转化成有害的物质?这是能得诺贝尔奖的伟大成果,不要含糊
杂志专区          方舟子按:和10年前的核酸营养品事件一样,中国又出来这种不学无术信口开河欺骗公众的“生物化学家”。请问张惠展“专家”,转基因食品如何能在体内累积什么毒素?植物体内产生了什么中间化合物,能被吸收到人体内被酶转化成有害的物质?这是能得诺贝尔奖的伟大成果,不要含糊其辞。

  专家称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仍需研究 应严格标注
家在产品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产品上标注是否为转基因食品,让民众自己选择吃转基因还是不转基因的食品。   谈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他首先指出:“转基因食品上市到现在有15年了,在这15年当中几乎没有人因为吃转基因食品导致生病死亡的。”   但是他同时指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转基因食品到现在用了15年,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能保证这75年里面都不出事吗?谁都不能保证,因为转基因食品用到现在还没有到75。所以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相对的,相对于时间,在15年里面安全,但是到后面不一定安全还是不安全,”他表示。   张惠展进一步指出,转基因食品在15年来好像没有问题,不足以致病、致命,但是一辈子吃,累积导致一定量的时候,量变到质变就有可能导致疾病。更隐蔽的是,在植物体内产生的是另外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也没有毒,但是所谓中间化合物被吃到人体内,在人体另外酶的作用下有可能转化成有害的物质,因为机体内各种各样的催化剂有上万种,催化的林林种种的不同的化合物。   他

  中新网上海8月20日电 (记者宗晨亮)20日,上海科普大讲坛“DNA解码生命”在上海科技馆举行。对于公众关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生物化学专家张惠展表示:转基因食品在诞生至今的15年内是安全的,但是长期内对人类的安全影响尚需跟踪研究。
  张惠展担任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分会副理事长、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领域的研究。

  他在讲座中指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肯定不是绝对的,因此很多国家规定转基因必须标注在食品上。他认为国内在标注“转基因”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他呼吁国内产家在产品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产品上标注是否为转基因食品,让民众自己选择吃转基因还是不转基因的食品。

介绍道:“关于转基因研究国际上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跟踪研究,这里面包括中国科学家参与,是一个国际化的活动,需要跟踪,跟踪需要时间,至少需要一代两代。”   参与当天科普讲座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部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生物学家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凡一。上海“科普大讲坛”以较前沿的科学研究为主,同步追踪社会科技热点焦点,鼓励多种观点的碰撞,促进科学民主发展,形成论坛权威性、前瞻性、亲和性、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
  谈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他首先指出:“转基因食品上市到现在有15年了,在这15年当中几乎没有人因为吃转基因食品导致生病死亡的。”

介绍道:“关于转基因研究国际上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跟踪研究,这里面包括中国科学家参与,是一个国际化的活动,需要跟踪,跟踪需要时间,至少需要一代两代。”   参与当天科普讲座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部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生物学家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凡一。上海“科普大讲坛”以较前沿的科学研究为主,同步追踪社会科技热点焦点,鼓励多种观点的碰撞,促进科学民主发展,形成论坛权威性、前瞻性、亲和性、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
  但是他同时指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转基因食品到现在用了15年,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能保证这75年里面都不出事吗?谁都不能保证,因为转基因食品用到现在还没有到75。所以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相对的,相对于时间,在15年里面安全,但是到后面不一定安全还是不安全,”他表示。

家在产品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产品上标注是否为转基因食品,让民众自己选择吃转基因还是不转基因的食品。   谈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他首先指出:“转基因食品上市到现在有15年了,在这15年当中几乎没有人因为吃转基因食品导致生病死亡的。”   但是他同时指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转基因食品到现在用了15年,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能保证这75年里面都不出事吗?谁都不能保证,因为转基因食品用到现在还没有到75。所以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相对的,相对于时间,在15年里面安全,但是到后面不一定安全还是不安全,”他表示。   张惠展进一步指出,转基因食品在15年来好像没有问题,不足以致病、致命,但是一辈子吃,累积导致一定量的时候,量变到质变就有可能导致疾病。更隐蔽的是,在植物体内产生的是另外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也没有毒,但是所谓中间化合物被吃到人体内,在人体另外酶的作用下有可能转化成有害的物质,因为机体内各种各样的催化剂有上万种,催化的林林种种的不同的化合物。   他
  张惠展进一步指出,转基因食品在15年来好像没有问题,不足以致病、致命,但是一辈子吃,累积导致一定量的时候,量变到质变就有可能导致疾病。更隐蔽的是,在植物体内产生的是另外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也没有毒,但是所谓中间化合物被吃到人体内,在人体另外酶的作用下有可能转化成有害的物质,因为机体内各种各样的催化剂有上万种,催化的林林种种的不同的化合物。

  方舟子按:和10年前的核酸营养品事件一样,中国又出来这种不学无术信口开河欺骗公众的“生物化学家”。请问张惠展“专家”,转基因食品如何能在体内累积什么毒素?植物体内产生了什么中间化合物,能被吸收到人体内被酶转化成有害的物质?这是能得诺贝尔奖的伟大成果,不要含糊其辞。   专家称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仍需研究 应严格标注   中新网上海8月20日电 (记者宗晨亮)20日,上海科普大讲坛“DNA解码生命”在上海科技馆举行。对于公众关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生物化学专家张惠展表示:转基因食品在诞生至今的15年内是安全的,但是长期内对人类的安全影响尚需跟踪研究。   张惠展担任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分会副理事长、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领域的研究。   他在讲座中指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肯定不是绝对的,因此很多国家规定转基因必须标注在食品上。他认为国内在标注“转基因”方面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他呼吁国内产
  他介绍道:“关于转基因研究国际上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跟踪研究,这里面包括中国科学家参与,是一个国际化的活动,需要跟踪,跟踪需要时间,至少需要一代两代。”

介绍道:“关于转基因研究国际上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跟踪研究,这里面包括中国科学家参与,是一个国际化的活动,需要跟踪,跟踪需要时间,至少需要一代两代。”   参与当天科普讲座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部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生物学家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凡一。上海“科普大讲坛”以较前沿的科学研究为主,同步追踪社会科技热点焦点,鼓励多种观点的碰撞,促进科学民主发展,形成论坛权威性、前瞻性、亲和性、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
  参与当天科普讲座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部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生物学家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凡一。上海“科普大讲坛”以较前沿的科学研究为主,同步追踪社会科技热点焦点,鼓励多种观点的碰撞,促进科学民主发展,形成论坛权威性、前瞻性、亲和性、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视频中心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2年11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2-09
2012-08
2012-07
更多>>
  行业展会
仪器设备展
 友情链接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