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公布
农业部网站2011年7月20日消息 “关于公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的通知[农科教发〔2011〕8号]”发布,通知中称:根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年)》(农科教发[2010]4号)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农科教发[2010]5号),2010年和2011年我部分两批组织开展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的布局和遴选工作。
经过申报、评审和公示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发布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指南、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编制建设方案、专家组论证建设方案以及总体平衡等工作环节,确定了由33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83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251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30个“学科群”的组成框架。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
01 农业基因组学学科群
|
|||
类 别
|
序号
|
名 称
|
依托单位
|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
1
|
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2
|
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武汉)
|
华中农业大学
|
|
3
|
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深圳)
|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
|
|
1
|
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3]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2
|
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4]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
3
|
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5]
|
中国农业大学
|
|
4
|
农业部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6]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
5
|
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7]
|
南京农业大学
|
|
6
|
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8]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
7
|
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9]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
8
|
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10]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
9
|
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11]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
10
|
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12]
|
中国农业大学
|
|
11
|
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1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
12
|
农业部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15]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
13
|
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6]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
14
|
农业部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17]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
15
|
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18]
|
华中农业大学
|
02 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学科群
|
|||
类 别
|
序号
|
名 称
|
依托单位
|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
1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
1
|
农业部东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2
|
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
3
|
农业部华东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
南京农业大学
|
|
4
|
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
5
|
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
6
|
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3]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7
|
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4]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
8
|
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5]
|
中国农业大学
|
|
9
|
农业部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6]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
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
10
|
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7]
|
南京农业大学
|
11
|
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8]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
12
|
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09]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
13
|
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10]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
14
|
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11]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
农业
科学观测实验站
|
1
|
农业部蔬菜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北京科学观测实验站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2
|
农业部寒带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黑龙江科学观测实验站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
|
3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辽宁科学观测实验站
|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
4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内蒙古科学观测实验站
|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
|
5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山东科学观测实验站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
6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河南科学观测实验站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
|
7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河北科学观测实验站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
|
8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陕西科学观测实验站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9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甘肃科学观测实验站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
农业
科学观测实验站
|
10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青海科学观测实验站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11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宁夏科学观测实验站
|
宁夏农林科学院
|
|
12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新疆科学观测实验站
|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
13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庆科学观测实验站
|
西南大学
|
|
14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
|
四川农业大学
|
|
15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贵州科学观测实验站
|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
16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西藏科学观测实验站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
|
17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上海科学观测实验站
|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
|
18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安徽科学观测实验站
|
安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
19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江苏科学观测实验站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
20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浙江科学观测实验站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21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江西科学观测实验站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
|
22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湖北科学观测实验站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
23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湖南科学观测实验站
|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
|
农业
科学观测实验站
|
24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福建科学观测实验站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25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广东科学观测实验站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
26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广西科学观测实验站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
27
|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海南科学观测实验站
|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
|
28
|
农业部云南稻种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03]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
29
|
农业部黄淮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10]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注:名称右上角标注[*]内的数字表示其所属学科群编号。
为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着眼全局,提高认识
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的要求日益迫切。以联合协作为手段,以提高农业科技资源使用效益和对农业生产的支撑能力为目标,全面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农业科技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学科群”为组建单元,按照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三个层次建设,目标是形成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促进基地、人才、项目相配套,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程。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是凝聚和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组织行业科技创新,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关单位要从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角度,进一步增强农业科研创新基地建设的紧迫性,进一步理解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大意义。此次公布的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是从全国或区域内优中选优产生的,优势突出,代表性强,是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军。
二、明确责任,合力推进
强化联合协作,以“学科群”为单元建设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是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我部将在科研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切实提升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的建设水平,在运行保障和科研课题安排方面,大幅度向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倾斜,充分发挥其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各部门各单位也必须明确并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任务,合力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是“学科群”建设的“龙头”。在完成本重点实验室科研活动的基础上,要团结带领本“学科群”所有重点实验室和科学实验站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和中长期科研目标,制定工作规则和工作计划,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联合承担国家任务,有计划地组织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活动,推动科技资源的共用共享和成果信息的有序流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是“学科群”建设的“主体”。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为重点,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的统筹安排下,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产出创新成果,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是“学科群”建设的“延伸”。要围绕科学数据获取、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的需求,持续稳定地做好科技基础性工作,并配合重点实验室完成各项工作。
各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教育部有关直属高校以及其它相关单位,作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的主管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根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2010-2015年)》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结合每个重点实验室和科学实验站的建设目标,加强工作指导和支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和相关计划对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努力保障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运行。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依托单位,要积极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工作,努力保障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支持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和课题开放工作,在科研条件改善、人才培养、课题申报等方面重点考虑并优先安排。
三、积极探索,务求实效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即30个“学科群”的运行管理,主要依靠《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学科群工作规则”和各“重点实验室章程”三个层次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这三个层次的制度有的已经出台,有的即将制定,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形成“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各有关单位要积极探索,不断创造行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纵横连通机制、学术交流机制、人员互动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稳步推进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务求取得实效,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现代农业做出应有的贡献。